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标线公司起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标线公司起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驾驶,为何有个标志起名为“立面标志”?
立面标志的作用是提醒驾驶人注意,在行车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构造物,以防止发生碰撞。 在跨线桥、渡槽等的墩柱或侧墙端面上,隧道洞口的壁面上,人行横道的安全岛上和照明不良引起注意的中央分隔敦上,应设立面标记。立面标记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倾角为45度,线宽及其间隔均为15cm,设置时应将向下倾斜的一边朝向车行道。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第6.6条对于立面标记的规定:“立面标记用以提醒驾驶人注意,在行车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构造物。可设在跨线桥、渡槽等的墩柱立面、隧道洞口侧墙端面及其他障碍物立面上,一般应涂至2.5m以上的高度。标线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倾角为45°,线宽均为15cm。设置时应把向下倾斜的一边朝向车行道。”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
我的家乡位于豫北重镇滑县,我们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以生产小麦、玉米和花生为主,有“豫北粮仓”之称。我们县是一个人口大县,总人口140多万,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这里的民俗活动主要集中于春节和正月底的道口古城庙会。道口镇是滑县***所在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滑县段)穿镇而过,“道口烧鸡”名扬天下。从正月二十六开始,一直持续到二十九,古城道口将上演轰轰烈烈的“火神庙会”。庙会将会上演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花船竹马,背阁抬阁等民俗艺术。前面的大家都知道,也都看过,我重点说一下“背阁抬阁”。
“背阁”一词顾名思义,“阁”就是“放东西的架子”的意思,“背阁”就是人背人,表演的时候会把盛装打扮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固定在几米高的阁架上,或者踩在一枝花上,或者踩在枪尖上,令人感到很奇妙。
“背阁”分为两层,一般需要两个或者三个人表演,上层或者下层都需要乔装打扮,人物形象取自于戏剧,一般都是穆桂英,花木兰,青蛇白蛇等,背阁游街表演的时候,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抬阁”是由四个或者八个人抬一个花杆或者轿子,轿子上有精巧的机关,机关上坐着或者站着几个小演员。用一根棍子就能撑住小朋友,也挺危险的。不过小朋友却安然无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表演的神奇。
现在的抬阁早已不用人抬了,底座换成了机动车辆。架子也从木制的变成了钢筋材料,更加结实好用了。
由于经济发展的热潮,古老的民俗艺术逐渐式微,今天依旧有幸看到这些表演,说起这些民俗,我仿佛回到了孩提年代,坐在高阁上颤颤悠悠,提心吊胆……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山东鲁北平原地区有个自元朝以来保留的民俗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胡集镇位于220国道与省道乐胡路交汇处,历史上就是交通要道,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胡集,顾名思义,就是方圆百里重要的集镇。在这里,每年正月十五的灯节(元宵节)书会源远流长,闻名遐迩。胡集书会始于元朝后期,元宵节期间几百档说书艺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胡集,纷纷登场亮艺,说书卖艺,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交通要道)
至于胡集书会的产生,实际是山东省内的一次“砸场子”,传说很久以前,在胡集大集上,从路南地区来了一伙唱渔鼓的艺人与鲁北地区一伙唱落子的艺人互不服气,闹起了矛盾,相持不下,于是相约暂时休战,各自回家,来年在同一地点再战,第二年又南北两派各自约来了更多的同行艺人再次对垒,如此连续几年,艺人越来越多,观众也越来越踊跃,影响也随之扩大,这就是书会之始。后来艺人们慢慢地意识到书会要扩大影响,艺术上相互竞争是好事,不能视同行为冤家,再说都是穷说书的,都是为了混碗饭吃,不能互相敌视对抗,应该精诚合作,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就约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来胡集聚会(后是改为元宵节),借说书之便,畅叙友情、交流书目、传授技艺、拜师收徒、个立门户,同时解决艺人中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就这样,胡集灯节书会世代相传,繁衍至今。
(图片源于网络)
整个灯节书会有“前节”、“正节”、“偏节”组成。“前节”就是在正月十二胡集大集以前,山东省外的艺人为了不误赶集聚会,提前几天在胡集村周围的村中演唱(也算是暖场),行称“前节”。自十二日晚至十六日晚为“正节”,这是书会的高峰盛期,也是名流大腕现身的时候,票价最高。十七日晚至二十一日晚为“偏节”(这个时间主要是内部交流切磋),票价略低。书会期间每天上、中、晚需要上三场书。1949年前,来胡集说书的艺人多达四、五百档,而且代代相传,延续不断。1950年后的几年中还能到300档以上。1966年至1***6年期间虽未间断,但非常萧条。1***8年以来,胡集书会重放色彩,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标线公司起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标线公司起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