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618宝宝起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618宝宝起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延安是什么时候取的名字?
延安以前的名字是延州,一直以来都是陕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辐射范围十分广,影响力度很大。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有很多河流经过此地,在历史上这里也具有重大作用。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的这个名字最早是在隋朝出现的,历史悠久,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意安定太平延于此。在1937年这里开始被设置为延安市,也是陕甘宁边区***所在地,之后也被改做县,但最终又被改成市,***院也曾把这里批准为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作为陕西省一个重要城市,历史悠久,在古代和现在都在陕西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延安,又称肤施,夏,延安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犬戎和猃狁的领地。 春秋时期白翟族在延安地区居住。延安城始建于战国,称“高奴”。秦汉时属上郡。楚汉相争时翟王董翳以此为都。隋唐时延安设延州、丹州、敷州、坊州等。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1935年10月,***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了抗日战争和***,培育了延安精神。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开皇中,府废统县十一,户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九。大业三年(607年),在肤施置延安郡。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犹存。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统兵30万北击匈奴,后又监修长城和秦直道。
民国二年(1913年),延安属榆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各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洛川,初领洛川、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6县,后领洛川、黄陵(1944年由中部县改称)3县及黄龙设治局。延安原来也称延安专区,延安地区,1996年12月,撤区设市。
延安”地名由来 “延安”(延州)得名于“延河”,战国时期“延河”称为“区水”,南北朝时期称为“清水河”,西魏时期(北朝)因连年战乱“清水河”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清水河日见浑浊干涸,人们希望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永远“绵延流淌”,取名为“延河”。 延安在战国时期属魏国,西魏时期始名“延州”,隋朝时期因“延安”属于“边陲之郡、五路襟喉”故改“延州”为“延安”,意为“边陲久安”
1、延安地名的由来
延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代时属雍州之域。战国时期,魏国先后在此置西河郡、上郡。秦国占领魏国的河(即黄河)西之地后,仍置上郡。秦汉时期为上郡之地。东汉末期,上郡及属县被正式废除,延安一带成为少数民族的牧马之地。三国和西晋时期,延安一带虽然属于中央王朝势力所及之地,但却没有建立起有效地统治机构。东晋时期,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先后在这里设立过地方基层***。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以后,在此设东夏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为延州。
关于延州的得名,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说:“(北魏)宣武帝置东夏州,(西魏)废帝改为延州,以界内延水为名。”
延水即延河,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安塞、延安、延长,于延长县南河沟乡的凉水岸附近流入黄河。延河全场286.9公里,流域面积达7725平方公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延州为延安郡。寓意延河流域平定安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延安郡为延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又改延州为延安郡。五代时期,延安郡先后被改成延州、彰武军。宋王朝开国后,复改为延州。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为延安府。金国占领延安后,仍置延安府。元王朝建立后,改设延安路。明清时期,仍置延安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618宝宝起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618宝宝起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