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扈宝宝起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扈宝宝起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乾隆朝的十三阿哥,刚出生就夭折,乾隆为其取名为永璟。他真的对这嫡子寄予很大厚望吗?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当时的背景情况。
乾隆帝的十三子,名为永璟,生母为乾隆帝的继皇后——那拉氏。永璟生于乾隆二十年,是乾隆帝和那拉氏皇后的第二子,他出生时,那拉氏已经38岁高龄了,且在怀永璟期间,那拉氏的女儿夭折,这对怀孕中的那拉氏皇后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或许是孕中悲伤消沉,且是高龄生产,永璟生下来后,也仅存活了一岁多一点。
璟,玉之光彩也。为十三阿哥取名永璟,相比乾隆是希望他如玉一般光彩。我们也都知道,乾隆帝是著名的“嫡子控”,那拉氏作为他的继后,所出的孩子自然也是嫡子。但是在十三阿哥之前,那拉氏已经育有一子,即十二阿哥永璂,对乾隆来说,他已有嫡子,如果说要给予很大厚望的话,也应该优先是十二阿哥永璂。
其次,我们都知道,乾隆有个十分喜爱且优秀的儿子——五阿哥永琪,甚至有传如果不是五阿哥早逝,乾隆帝的继承人选怕是轮不到十五阿哥。五阿哥永琪薨于乾隆三十一年,因此十三阿哥出生时,五阿哥还在人世,且深受皇上喜爱。再加上乾隆帝与那拉氏皇后的感情,远远不如他与富察皇后的深情。
要说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多大厚望,阿浅个人觉得是可能性不太大的。但如果说作为嫡子,乾隆帝对他的关注本身就比较多,只是可惜了,这个嫡子最终还是没有活到成年。
首先,我想陈述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乾隆对13阿哥是寄予了一定的希望的,
为什么说寄予了一定希望:
1.永璟出生之时,正值其母辉发那拉皇后得宠、且正位为后之时。
以下是永璟母后一生晋升的大概状况:
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
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
而永璟是乾隆二十年出生,他出生之时恰逢皇后册立的五年后。
《水浒传》孙二娘,是谁的二娘?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比孙二娘更有名的人,就是一丈青扈三娘。这里的“三娘”,就是“三姑娘”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男孩子称“郎”,女孩子称“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水浒传》中的武松兄弟,就称为“武大郎、武二郎”。
为了更好地说明“娘”是指姑娘的,我们再引用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取名来予以印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扈宝宝起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扈宝宝起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